曆書 四季
曆書的由來
曆書是編排年、月、日、節氣等以供人們查考的工具書,曆書也是人類創造的文化成果之一。
相傳在很久以前,由於曆法定得不準,天時與農事往往不能正確地配合,農作物的收成因而不理想。當時的天子祖乙(約公元前 1450年)見到節令紊亂導致民生不聊生,也非常憂慮。當時的人們也以為是得罪了天神,於是祖乙親自率領百官,董香沐浴,前往天壇祭祀天神,並傳喻全國百姓設壇祭天,祭拜天神,請求寬恕,使節令恢復正常,可是節令還是照樣的紊亂。
當時在定陽山下,有個青年樵夫名叫「萬年」,平日以打柴採藥為生,平時對曆法及節令很感興趣。有一天,萬年上山砍柴,砍完了就坐在樹下休息。他望著樹影出神,不知不覺過了大半個時辰,發現地上的樹影已悄悄地移動了方位。萬年靈機一動,心想,可不可以利用日影的長短來計算時間呢?回到家後,萬年就設計出一個「日晷儀」。可是,一遇上陰雨天,日晷儀就失去效用了。有一次,萬年在溪邊喝水,看見崖上的水很有節奏的往下滴,規律的滴水聲又啟發了他的靈感。回家後,萬年就動手做了一個五層的漏壼,利用漏水的方法來計時。這麼一來,不管天氣陰晴,都可以正確地掌握時間了。有了計時的工具,萬年更加用心的觀察天時及節令的變化。經過長期的歸納,他發現,每隔三百六十多天,天時的長短就會重覆一次。只要搞清楚日月運行的規律,就不用擔心節令不準了。
於是萬年就帶著自己發明製造的日晷儀及水漏壼進見天子祖乙,說明節令不準與天神並不相干。祖乙覺得萬年說的很有道理,就把萬年留下,並在天壇前蓋起日晷台、漏壼亭,又派了十二個童子供萬年差遣。從此以後,萬年得以專心一意地研究時令。
過了一段日子,萬年根據推算出的初步成果報告祖乙:「日出日落三百六,周而復始從頭來。草木榮枯分四時,一歲月有十二圓。」「現在申星追上了百星蠶百星,星象復原,子時夜交,舊歲已完,時又始春,恭請天子定個節名吧!」祖乙說:「春為歲為,就叫春節吧。」
於是萬年留在宮中繼續推算,修改不夠準確的太陽曆草曆。這樣經過了幾十年,萬年精心制定的太陽曆終於完成了。當他把太陽曆獻給祖乙時,已是個白髮蒼蒼的老人了。祖乙深受感動,就把太陽曆定名為「萬年曆」,並封萬年為「日月壽星」。直到今天,人們也習慣將陽曆稱為「萬年曆」,並在春節時掛上日月壽星圖,據說就是為了紀念功高德重的萬年。
不過這些朝代所使用的曆元都是一致的,曆元就是將冬至作為一節的開始,將陰曆初一作為一月的開始,將夜半子時作為一天的開始,將甲子日定為天干記日周期的開始。
在早期的農業社會里,耕作的進度往往依天時為準,曆法自然就成了農民作息的依據。我國自古以農立國,曆法的準確與否,直接影響國計民生,所以歷代天子,都十分重視修訂曆法一事。在戰國時期之前,黃帝、顓頊、夏、殷、周、魯等朝代,所使用的曆法,皆為「四分曆」,其中黃帝、周、魯三種曆法以子建月,即以仲冬月(陰曆十一月)為一歲之首。殷朝曆法以丑建月,即以季冬月(陰曆十二月)為一歲之首。夏朝曆法以寅建月,即以孟春月(陰曆正月)為一歲之首。顓頊時曆法以亥建月,即以孟冬月(陰曆十月)為一歲之首。到了漢武帝時,已出現了曆法與天象不符的偏差。《漢書》「律曆志」形容此時為:「朔晦月見,弦滿望高」。武帝下令司馬遷、落下閎、鄧平等人改秦「顓頊曆」,另訂「太初曆」,仍以夏曆的孟春之月為歲首,並將廿四節氣列入曆法。這套曆法一直沿用了兩千多年,民國以後,才改用陽曆。
在西周時,人們已將沿著黃道赤道的恆星分為二十八星宿,後來并命名為:
東青龍:角、亢、氐、房、心、尾、箕。
南朱雀:井、鬼、柳、星、張、翼、軫。
西白虎:奎、婁、胃、昂、畢、觜、參。
北玄武:斗、牛、女、虛、危、室、壁。
在擇日的應用上,人們早就有擇良辰吉日的做法,司馬遷說:「當窺觀了陰陽之術,大詳而眾忌諱,使人拘而多畏,然其四時之大順,不可失也」。可見擇日中許多名目作法在古代是一種陰陽之術,並非全是無稽之談。古代曆法選擇日課上,主要包括二十四節氣、五行用事或土王用事。直到魏正光曆法,才加上七十二候、四正卦、上朔等。在唐朝以後,各種曆法註解項目更為繁多,而吉凶神煞更是讓人眼花撩亂,不過,大抵上仍可分為六類:
一.由太歲干支決定。
二.由月名(日行十二宮)決定。
三.由月名及日干支決定。
四.由日名決定。
五.由年和日干支所決定。
六.由四季和日干支所決定。
曆書在我國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,古時稱「通書」,或稱「時憲書」。我國遠在古代就已設有觀察天象、推算曆法的官職。秦代有太吏令,唐代設太吏局,宋、元代有司天監,明清改為欽天監。最早的曆書是裝裱成軸,用毛筆書寫。到唐朝太和九年(公元 835年)已有木板刻印的曆書出售了。帝制時代,曆書是由皇帝頌布的,並規定只許官方印,不准私人刻印,從此曆書又叫「皇曆」。現存最古老的曆書是唐僖宗(公元 805年)時印制的。而真正古老的曆書產於唐順宗永貞元年(公元 805年)。當時在皇宮中出現的是記事日曆,共分 12冊,每月一冊,一天一頁,記載日、月、國家、朝廷大事和皇帝言行。後來發展到把干支、月令、節氣,以及各種術數如擇日、星相吉凶、卜卦等內容都印在日曆上面了。
曆書在民間流傳和普及是宋代以後的事。据說,宋代有個考官叫學政,他在批閱考卷時,發現秀才大都把日期寫錯了。查問原因,秀才答:「學生晝夜讀書只能觀星月計算日期,那有不差一二天的」。於是學政奏明朝廷,請翰林院年年修撰曆書,售給秀才掌握日子。後來曆書由宮廷逐漸發行到民間,成為勞動人民的曆書流傳至今。
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人們日常生活的需要,曆書也逐漸普及、更新,種類就有年曆、月曆、日曆、懷曆、台曆、挂曆、袖珍曆、萬年曆及農家曆等。而內容更是多采多姿,受到越來越廣泛的歡迎。
朔望:
月亮本身並不能發光,只能反射太陽光。月亮在繞地球運轉的同時,也隨地球繞太陽轉。日、月、地三者的位置在不斷地變化。因此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被太陽照亮的部分也在不斷變化著。當月亮轉到太陽與地球之間,這時月亮以背著太陽光的黑暗半球對著地球,我們就看不見月亮了,這叫做「朔」,這時的月亮叫新月,一般出現在農曆的每月初一。當地球處在太陽與月亮之間,這時月亮被太陽照亮的半球正對著地球,正當太陽落山時,月亮就從東方昇起,我們整夜都可以看到一輪圓形的明月,這叫做「望」,出現在農曆的每月十五日,這時的月亮叫望月。月亮的圓盈虧變化周期,也就是由朔到望,再從望到朔的時間,稱為「朔望月」。一個朔望月的平均時間是29.5306日,也訧是29天12小時44分3秒。
陽曆:
陽曆稱「太陽曆」或「純陽曆」,是以地球繞太陽轉一圈的周期為一個回歸年。一個回歸年的長度是 365.2422日,為了簡便使用,制曆家們只取回歸年的整天數即三百六十五日為曆年的長度,稱為平年,分為 12個月,1、3、5、7、8、10、12月為大月,各 31天;4、6、9、11月為小月,各為 30天;2月為平月,28天。另每 4年增加 1天,編在 2月的第 29日,以彌補時間上的差異,稱之為閏年。但乃有稍微偏差,於是規定逢百年時需被400年整除為閏年,不能整除時乃為平年。曆月的長短則是人為規定,與月相盈虧無關。
農曆:
農曆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,它准確、巧妙、諧趣凝聚了中華民族的智慧。
農曆在我國使用久遠,舊稱夏曆,或稱陰曆,實際是陰陽合曆。它把陰曆朔望月的時間作為曆月的平均時間,又運用了陽曆設置閏月的辦法和二十四節氣的辦法,使曆年的平均時間等於回歸年,農曆比純粹的陰曆實用方便。
根據我國歷史記載,從黃帝時起到清明未年間,一共使用過102種曆法,基本上都是屬於陰陽曆的性質。這說明了我國人民早在三四千年前,就已經把純粹的陰曆和陽曆很好地結合在一起了。
農曆的特徵是既重視月相盈虧的變化,又照顧寒暑節氣,年月長度都依據天象而定。曆月的平均值大約等於朔望月(約29.5日),大月30日,小月29日,每月以月相為起迄,朔為始,望為中,晦為終。農曆年的平均值大約少回歸年(長365.2422日)10日21時。這樣,需三年一閏,五年再閏,十九年七閏,閏年十三個月全年384或385日。我國古代科學家早就提出了391年中設144個閏月的方法。
隨著曆法的逐漸精密,安置閏月的方法也有了新規定,秦代以前,是把閏月放在一年的未尾,叫做「十三月」。漢初把閏月放在九月之後,叫做「後九月」。到了漢武帝太初元年,把閏月分佈在一年之中,并頒行《太初曆》,規定把不含中氣的月份作為閏月,這個置閏規則直到今天仍在使用。
四季的形成
地球,周圍有一層厚厚的大氣包圍著,我們就居住在這大氣層的底部。而在這大氣層中,有晴陰冷暖、風雨雷電、霧露霜雪等各種天氣和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,都和人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係。深冬時候,北國大地天寒地凍,滴水成冰,干冷的西北風直吹的人們手腳凍裂,一場風雪頃刻之間就把周圍變成了白茫茫的冰雪世界,給人們帶來樂趣,但也會給生活帶來種種困難。冬去春來,芳草嫩綠,杜燕翻飛,大地鋪滿了綠油油的麥苗、金黃色油菜花,加上明媚陽光,充滿著無限生機。夏令時節,烈日當空,暑氣逼人,熱風豪雨,枝茂葉盛,一派繁榮景象。炎夏一過,秋風送爽,天高雲清,氣候宜人,每當寒霜初凝大地,漫山楓葉紅似二月花,黃澄澄的稻谷堆滿場院,成熟的水果散著甜香,更加深了秋色美景。這四季交替的風光景物,是有規律的自然現象。而這四季是怎麼形成呢:
地球每 365日 5時 48分 45~46秒繞太陽公轉一周,稱為一年;同時地球本身每24小時自轉一圈,也就是一天,它的旋轉軸和地球繞太陽公轉軌道面有66.5°的交角,公轉過程中有半年是北半球離太陽近些,有半年是南半球離太陽近些。我們居住的北半球,夏至時太陽直射在北緯23.5°的緯圈上,冬至時太陽直射在南緯23.5°的緯圈上,其它時候,太陽直射在這二個緯度帶之間,春分和秋分,太陽二次過赤道天頂,直射在赤道上,所以地球公轉一周,太陽直射的位置在南、北回歸線之間往返一個來回,世界各地受陽光照射的情況也會隨之出現有規律的變化,這就形成了有規律的季節交替。
而用法也有所不同,天文學上以春分、夏至、秋分、冬至作為四季的開始。而風俗習慣則以立春、立夏、立秋、立冬作為四季的開端。又以1、2、3月為春季,分別稱為孟春、仲春、季春,或稱始春、早春、暮春,4、5、6月為夏季,7、8、9月為秋季,10、11、12月為冬季。
我們的祖先在長期實踐中,逐步認識並掌握了氣候條件和農業生產之間關係,而這二十四節氣正是經驗結晶品。地球公轉軌道的圓周是360°,每轉過15°,定為一個節氣、每個節氣相隔15日左右,全年恰好二十四個節氣。
二十四節氣
節氣,是指一年之中氣候寒暑的變化,每個節氣名稱都分別代表或反映出它的不同意義,古代農民把它當作農務稼穡的標準時鐘,從中憑個人直覺亦可得知天時和物候變更的大概,此乃我國古代曆法家獨家之創作,非任何國家的曆法所能及。有謂節氣的功用可包含陽曆或優勝於陽曆,尤其在我國以前使用農曆的日期,與季候變化無一定關係,必須靠著二十四節氣來補救,使得農作物與季節變化不致於脫節,所以說節氣對於農業社會的農民而言,實與春耕、夏耘、秋收、冬藏等大事息息相關,亦是生活起居不可或缺的準則。
節氣在我國華中較為應驗,秦漢時代前後,領域大部分地處黃河流域,氣候相差有限,以二十四節氣代表節候尚不至有太大差誤。後因幅員擴大,南北相距約三千公里,滿蒙地區自農曆十月至四月均屬寒季,華南地區,包括台灣地區,處於亞熱帶氣候,除高山外,終年不見霜雪。如黑龍江的璦琿與廣東的高臨,全年平均氣溫相差至攝氏三十九度之多,氣候相差如此之甚,農作物與節候關係自無相同一致之標準,且氣候產物,因地而異,自不能一概用節氣來應驗。
我國以農立國,自古代代相傳,至今還不能隨時代更新的一句俗語:「種田無定例,全靠著節氣。」即使是當代的農民,對於節氣仍然是相當重視。亦是生活起居不可或缺的準則。
古代人們注意到一年四季中,在不同季節所見到中午時太陽的位置,其仰角的高低並不相同,人們在地上豎立一根竹竿,根據全年觀測的結果發現,夏季時其陰影似乎較短,冬季時則較長,顯然隨著季節的變化,竹竿受陽光照射造成的陰影,其長短會跟著變化,因此取中午時分竿影最短的那天為夏至(至就是到頂的意思),又稱日北至或日長至,取竿影最長的那天為冬至,又稱日南至或日短至,在春秋兩季裡發現,各有一天晝夜時間相等,便定這兩天為春分和秋分,有了二分二至以後,雖有利於農業生產的安排,但一年中氣候變化很大,且二分二至之間相隔時間很長,依然無法滿足農民生產上的實際需要,因此陸續又制訂了一些節氣,即是合稱四立的立春、立夏、立秋、立冬,四立與二分二至稱為「分至啟閉」,亦稱為八節,隨著農業的發展,指導農事所需的節氣數目越來越多,到了秦代,呂氏春秋中已經載有立春、雨水、立夏、小暑、立秋、處暑、白露、霜降等節氣名稱,到了兩漢時期,由於農業已有進一步的發展,在淮南王劉安的淮南子書中的天文訓篇裡,二十四節氣已齊備且和現在的名稱完全相同。
二十四節氣時間的推算,古代的方法是將該年冬至到次一年冬至整個回歸年的時間,平分為十二等分,每個分點稱為中氣,再將二個中氣間長度等分,其分點稱為節氣,十二個中氣加十二個節氣,俗名統稱二十四節氣,此種將一年平分二十四等分所得的節氣稱為平節氣,但由於地球繞日公轉軌道是橢圓形,地球在軌道上運行的速率並不是等速,以二十四等分回歸年時間所得平節氣的日期,並不能反映地球在軌道上真正的位置,因此從清初的時憲曆(西元1645年)起,節氣時刻的推算由平節氣改為定節氣,所謂定節氣是由春分開始,將地球公轉太陽的軌道每十五度定一節氣,一周三百六十度共有二十四節氣,以此方法推算出來的節氣日期,更能表示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,反映當時的氣候狀況。
二十四節氣在秦漢時代訂定時,是反映黃河流域之氣候變化及氣候與農作物的關係,但歷經各朝各代的經營,現今我國幅員廣闊,南北相距約三千公里,不但各地氣候差異甚大,而且各地農作物種類、生態及進行農事的時間也不相同,所以二十四個節氣字面的含意並不是各地皆適用,不過由於每個地方整年氣候變化幾乎是固定的,各地農民依長期經驗的累積,知道到了甚麼節氣,該地就會出現何種氣候,因此沿用節氣名稱,但不拘限於節氣字面上的意義,歸納出不同節氣到來時氣候將產生的變化,以調整生活起居,且適時進行農事,故二十四節氣至今仍常為一般農民所應用。
二十四節氣有節氣和中氣之分,從立春數起,單數為節氣,雙數為中氣。實際上太陽在黃道上的運動并不平均,兩個中氣間的間隔也不相等。有時一個月含二個中氣,有時一年內不含中氣的月份不只一個,月份與中氣亦不能完全對應,如雨水不在正月而在十二月等等。因此置閏規則改為冬至固定在十一月,如二個冬至之間隔12個月,其中必有一個月不含中氣,即為閏月,如不含中氣的不止一個月,則以前面的作為閏月。
「候」,是氣候的意思,古時定五日為候,每個節氣有三候,二十四節氣共有七十二候。而六個節氣「氣」為一季,四季「時」為一年。
天干地支與六十甲子
我國曆法以月球繞地球一周的時間(29.5306天)為一月,以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( 365.2419 天)為一年,為使一年的平均天數與回歸年的天數相符,設置閏月。據記載,西元前六世紀中國開始採用十九年七閏月法協調陰曆和陽曆。
曆法用天干、地支編排年號和日期,天干共十個字,因此又稱為「十干」,其排列順序為: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;地支共十二個字,排列順序為: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。其甲、丙、戊、庚、壬為陽干,乙、丁、己、辛、癸為陰干。子、寅、辰、午、申、戌為陽支,丑、卯、巳、未、酉、亥為陰支。陽干對陽支,陰干對陰支得到六十年一周期的甲子迴圈。
這二十二個符號錯綜有序,充滿圓融性與規律性。它顯示了大自然運行的規律,即時(時間)空(方位)互動,和「陰」與「陽」的作用結果。中國曆法包含了陰陽五行的思想和自然迴圈運化的規律。天干地支是古人們用來記年、月、日和時的一種符號。而天干和地支相搭配,循環相配,就產生了「六十甲子」。
年:每個干支為一年,六十個干後,又從頭算起,周而復始,循環不息。
由甲子開始,滿六十年稱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。稱為干支紀年法。
月:正月是由寅開始,每個月的地支固定不變,然後依次與天干組合;
由第一年的正月丙寅月、二月是丁卯月、三月是戊辰 。
從甲子到癸亥,共六十甲子,剛好五年。
日:由甲子日開始,按順序先後排列,六十日剛好是一個干支的週期。
時:由甲子時開始,但記時的地支固定不變,每天十二個時辰。
公元年份干支換算法
公元0003年是干支癸亥年,是60甲子的最後一年;
公元0004年是甲子年,是一個新的循環開始。
計算法:
公元年份減三除十(天干),不計整數,取餘數X,依序號等於該天干。
公元年份減三除十二(地支),不計整數,取餘數Y,依序號等於該地支。
例:公元2003年的干支:
2003-3= 2000
2000÷10= 200 餘數 0 (0=10)
2000÷12= 166 餘數 8 (0=12)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
甲 乙 丙 丁 戊 已 庚 辛 壬 癸
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戍 亥
公元2003年即是癸未年。
廿四節氣歌訣:
春雨驚春清穀天,夏滿芒夏暑相連,
秋處露秋寒霜降,冬雪雪冬小大寒。
每月兩節日期定,至多不差一兩日,
上半年是六廿一,下半年是八廿三。
廿四節氣所介紹地區包括的范圍:
華南:廣東、廣西、福建、海南、台灣。
江南:湖南、江西、浙江、江蘇南部、安徽南部。
江淮:江蘇、安徽二地內長江與淮河之間的地區;
湖南內淮河以南地區、湖北省。
西南:四川、雲南、貴州。
西北:陝西、甘肅、寧下、青海、新疆。
東北:遼寧、吉林、黑龍江。
曆書的由來
曆書是編排年、月、日、節氣等以供人們查考的工具書,曆書也是人類創造的文化成果之一。
相傳在很久以前,由於曆法定得不準,天時與農事往往不能正確地配合,農作物的收成因而不理想。當時的天子祖乙(約公元前 1450年)見到節令紊亂導致民生不聊生,也非常憂慮。當時的人們也以為是得罪了天神,於是祖乙親自率領百官,董香沐浴,前往天壇祭祀天神,並傳喻全國百姓設壇祭天,祭拜天神,請求寬恕,使節令恢復正常,可是節令還是照樣的紊亂。
當時在定陽山下,有個青年樵夫名叫「萬年」,平日以打柴採藥為生,平時對曆法及節令很感興趣。有一天,萬年上山砍柴,砍完了就坐在樹下休息。他望著樹影出神,不知不覺過了大半個時辰,發現地上的樹影已悄悄地移動了方位。萬年靈機一動,心想,可不可以利用日影的長短來計算時間呢?回到家後,萬年就設計出一個「日晷儀」。可是,一遇上陰雨天,日晷儀就失去效用了。有一次,萬年在溪邊喝水,看見崖上的水很有節奏的往下滴,規律的滴水聲又啟發了他的靈感。回家後,萬年就動手做了一個五層的漏壼,利用漏水的方法來計時。這麼一來,不管天氣陰晴,都可以正確地掌握時間了。有了計時的工具,萬年更加用心的觀察天時及節令的變化。經過長期的歸納,他發現,每隔三百六十多天,天時的長短就會重覆一次。只要搞清楚日月運行的規律,就不用擔心節令不準了。
於是萬年就帶著自己發明製造的日晷儀及水漏壼進見天子祖乙,說明節令不準與天神並不相干。祖乙覺得萬年說的很有道理,就把萬年留下,並在天壇前蓋起日晷台、漏壼亭,又派了十二個童子供萬年差遣。從此以後,萬年得以專心一意地研究時令。
過了一段日子,萬年根據推算出的初步成果報告祖乙:「日出日落三百六,周而復始從頭來。草木榮枯分四時,一歲月有十二圓。」「現在申星追上了百星蠶百星,星象復原,子時夜交,舊歲已完,時又始春,恭請天子定個節名吧!」祖乙說:「春為歲為,就叫春節吧。」
於是萬年留在宮中繼續推算,修改不夠準確的太陽曆草曆。這樣經過了幾十年,萬年精心制定的太陽曆終於完成了。當他把太陽曆獻給祖乙時,已是個白髮蒼蒼的老人了。祖乙深受感動,就把太陽曆定名為「萬年曆」,並封萬年為「日月壽星」。直到今天,人們也習慣將陽曆稱為「萬年曆」,並在春節時掛上日月壽星圖,據說就是為了紀念功高德重的萬年。
不過這些朝代所使用的曆元都是一致的,曆元就是將冬至作為一節的開始,將陰曆初一作為一月的開始,將夜半子時作為一天的開始,將甲子日定為天干記日周期的開始。
在早期的農業社會里,耕作的進度往往依天時為準,曆法自然就成了農民作息的依據。我國自古以農立國,曆法的準確與否,直接影響國計民生,所以歷代天子,都十分重視修訂曆法一事。在戰國時期之前,黃帝、顓頊、夏、殷、周、魯等朝代,所使用的曆法,皆為「四分曆」,其中黃帝、周、魯三種曆法以子建月,即以仲冬月(陰曆十一月)為一歲之首。殷朝曆法以丑建月,即以季冬月(陰曆十二月)為一歲之首。夏朝曆法以寅建月,即以孟春月(陰曆正月)為一歲之首。顓頊時曆法以亥建月,即以孟冬月(陰曆十月)為一歲之首。到了漢武帝時,已出現了曆法與天象不符的偏差。《漢書》「律曆志」形容此時為:「朔晦月見,弦滿望高」。武帝下令司馬遷、落下閎、鄧平等人改秦「顓頊曆」,另訂「太初曆」,仍以夏曆的孟春之月為歲首,並將廿四節氣列入曆法。這套曆法一直沿用了兩千多年,民國以後,才改用陽曆。
在西周時,人們已將沿著黃道赤道的恆星分為二十八星宿,後來并命名為:
東青龍:角、亢、氐、房、心、尾、箕。
南朱雀:井、鬼、柳、星、張、翼、軫。
西白虎:奎、婁、胃、昂、畢、觜、參。
北玄武:斗、牛、女、虛、危、室、壁。
在擇日的應用上,人們早就有擇良辰吉日的做法,司馬遷說:「當窺觀了陰陽之術,大詳而眾忌諱,使人拘而多畏,然其四時之大順,不可失也」。可見擇日中許多名目作法在古代是一種陰陽之術,並非全是無稽之談。古代曆法選擇日課上,主要包括二十四節氣、五行用事或土王用事。直到魏正光曆法,才加上七十二候、四正卦、上朔等。在唐朝以後,各種曆法註解項目更為繁多,而吉凶神煞更是讓人眼花撩亂,不過,大抵上仍可分為六類:
一.由太歲干支決定。
二.由月名(日行十二宮)決定。
三.由月名及日干支決定。
四.由日名決定。
五.由年和日干支所決定。
六.由四季和日干支所決定。
曆書在我國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,古時稱「通書」,或稱「時憲書」。我國遠在古代就已設有觀察天象、推算曆法的官職。秦代有太吏令,唐代設太吏局,宋、元代有司天監,明清改為欽天監。最早的曆書是裝裱成軸,用毛筆書寫。到唐朝太和九年(公元 835年)已有木板刻印的曆書出售了。帝制時代,曆書是由皇帝頌布的,並規定只許官方印,不准私人刻印,從此曆書又叫「皇曆」。現存最古老的曆書是唐僖宗(公元 805年)時印制的。而真正古老的曆書產於唐順宗永貞元年(公元 805年)。當時在皇宮中出現的是記事日曆,共分 12冊,每月一冊,一天一頁,記載日、月、國家、朝廷大事和皇帝言行。後來發展到把干支、月令、節氣,以及各種術數如擇日、星相吉凶、卜卦等內容都印在日曆上面了。
曆書在民間流傳和普及是宋代以後的事。据說,宋代有個考官叫學政,他在批閱考卷時,發現秀才大都把日期寫錯了。查問原因,秀才答:「學生晝夜讀書只能觀星月計算日期,那有不差一二天的」。於是學政奏明朝廷,請翰林院年年修撰曆書,售給秀才掌握日子。後來曆書由宮廷逐漸發行到民間,成為勞動人民的曆書流傳至今。
隨著時代的發展和人們日常生活的需要,曆書也逐漸普及、更新,種類就有年曆、月曆、日曆、懷曆、台曆、挂曆、袖珍曆、萬年曆及農家曆等。而內容更是多采多姿,受到越來越廣泛的歡迎。
朔望:
月亮本身並不能發光,只能反射太陽光。月亮在繞地球運轉的同時,也隨地球繞太陽轉。日、月、地三者的位置在不斷地變化。因此在地球上看到的月亮被太陽照亮的部分也在不斷變化著。當月亮轉到太陽與地球之間,這時月亮以背著太陽光的黑暗半球對著地球,我們就看不見月亮了,這叫做「朔」,這時的月亮叫新月,一般出現在農曆的每月初一。當地球處在太陽與月亮之間,這時月亮被太陽照亮的半球正對著地球,正當太陽落山時,月亮就從東方昇起,我們整夜都可以看到一輪圓形的明月,這叫做「望」,出現在農曆的每月十五日,這時的月亮叫望月。月亮的圓盈虧變化周期,也就是由朔到望,再從望到朔的時間,稱為「朔望月」。一個朔望月的平均時間是29.5306日,也訧是29天12小時44分3秒。
陽曆:
陽曆稱「太陽曆」或「純陽曆」,是以地球繞太陽轉一圈的周期為一個回歸年。一個回歸年的長度是 365.2422日,為了簡便使用,制曆家們只取回歸年的整天數即三百六十五日為曆年的長度,稱為平年,分為 12個月,1、3、5、7、8、10、12月為大月,各 31天;4、6、9、11月為小月,各為 30天;2月為平月,28天。另每 4年增加 1天,編在 2月的第 29日,以彌補時間上的差異,稱之為閏年。但乃有稍微偏差,於是規定逢百年時需被400年整除為閏年,不能整除時乃為平年。曆月的長短則是人為規定,與月相盈虧無關。
農曆:
農曆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,它准確、巧妙、諧趣凝聚了中華民族的智慧。
農曆在我國使用久遠,舊稱夏曆,或稱陰曆,實際是陰陽合曆。它把陰曆朔望月的時間作為曆月的平均時間,又運用了陽曆設置閏月的辦法和二十四節氣的辦法,使曆年的平均時間等於回歸年,農曆比純粹的陰曆實用方便。
根據我國歷史記載,從黃帝時起到清明未年間,一共使用過102種曆法,基本上都是屬於陰陽曆的性質。這說明了我國人民早在三四千年前,就已經把純粹的陰曆和陽曆很好地結合在一起了。
農曆的特徵是既重視月相盈虧的變化,又照顧寒暑節氣,年月長度都依據天象而定。曆月的平均值大約等於朔望月(約29.5日),大月30日,小月29日,每月以月相為起迄,朔為始,望為中,晦為終。農曆年的平均值大約少回歸年(長365.2422日)10日21時。這樣,需三年一閏,五年再閏,十九年七閏,閏年十三個月全年384或385日。我國古代科學家早就提出了391年中設144個閏月的方法。
隨著曆法的逐漸精密,安置閏月的方法也有了新規定,秦代以前,是把閏月放在一年的未尾,叫做「十三月」。漢初把閏月放在九月之後,叫做「後九月」。到了漢武帝太初元年,把閏月分佈在一年之中,并頒行《太初曆》,規定把不含中氣的月份作為閏月,這個置閏規則直到今天仍在使用。
四季的形成
地球,周圍有一層厚厚的大氣包圍著,我們就居住在這大氣層的底部。而在這大氣層中,有晴陰冷暖、風雨雷電、霧露霜雪等各種天氣和一年四季的氣候變化,都和人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係。深冬時候,北國大地天寒地凍,滴水成冰,干冷的西北風直吹的人們手腳凍裂,一場風雪頃刻之間就把周圍變成了白茫茫的冰雪世界,給人們帶來樂趣,但也會給生活帶來種種困難。冬去春來,芳草嫩綠,杜燕翻飛,大地鋪滿了綠油油的麥苗、金黃色油菜花,加上明媚陽光,充滿著無限生機。夏令時節,烈日當空,暑氣逼人,熱風豪雨,枝茂葉盛,一派繁榮景象。炎夏一過,秋風送爽,天高雲清,氣候宜人,每當寒霜初凝大地,漫山楓葉紅似二月花,黃澄澄的稻谷堆滿場院,成熟的水果散著甜香,更加深了秋色美景。這四季交替的風光景物,是有規律的自然現象。而這四季是怎麼形成呢:
地球每 365日 5時 48分 45~46秒繞太陽公轉一周,稱為一年;同時地球本身每24小時自轉一圈,也就是一天,它的旋轉軸和地球繞太陽公轉軌道面有66.5°的交角,公轉過程中有半年是北半球離太陽近些,有半年是南半球離太陽近些。我們居住的北半球,夏至時太陽直射在北緯23.5°的緯圈上,冬至時太陽直射在南緯23.5°的緯圈上,其它時候,太陽直射在這二個緯度帶之間,春分和秋分,太陽二次過赤道天頂,直射在赤道上,所以地球公轉一周,太陽直射的位置在南、北回歸線之間往返一個來回,世界各地受陽光照射的情況也會隨之出現有規律的變化,這就形成了有規律的季節交替。
而用法也有所不同,天文學上以春分、夏至、秋分、冬至作為四季的開始。而風俗習慣則以立春、立夏、立秋、立冬作為四季的開端。又以1、2、3月為春季,分別稱為孟春、仲春、季春,或稱始春、早春、暮春,4、5、6月為夏季,7、8、9月為秋季,10、11、12月為冬季。
我們的祖先在長期實踐中,逐步認識並掌握了氣候條件和農業生產之間關係,而這二十四節氣正是經驗結晶品。地球公轉軌道的圓周是360°,每轉過15°,定為一個節氣、每個節氣相隔15日左右,全年恰好二十四個節氣。
二十四節氣
節氣,是指一年之中氣候寒暑的變化,每個節氣名稱都分別代表或反映出它的不同意義,古代農民把它當作農務稼穡的標準時鐘,從中憑個人直覺亦可得知天時和物候變更的大概,此乃我國古代曆法家獨家之創作,非任何國家的曆法所能及。有謂節氣的功用可包含陽曆或優勝於陽曆,尤其在我國以前使用農曆的日期,與季候變化無一定關係,必須靠著二十四節氣來補救,使得農作物與季節變化不致於脫節,所以說節氣對於農業社會的農民而言,實與春耕、夏耘、秋收、冬藏等大事息息相關,亦是生活起居不可或缺的準則。
節氣在我國華中較為應驗,秦漢時代前後,領域大部分地處黃河流域,氣候相差有限,以二十四節氣代表節候尚不至有太大差誤。後因幅員擴大,南北相距約三千公里,滿蒙地區自農曆十月至四月均屬寒季,華南地區,包括台灣地區,處於亞熱帶氣候,除高山外,終年不見霜雪。如黑龍江的璦琿與廣東的高臨,全年平均氣溫相差至攝氏三十九度之多,氣候相差如此之甚,農作物與節候關係自無相同一致之標準,且氣候產物,因地而異,自不能一概用節氣來應驗。
我國以農立國,自古代代相傳,至今還不能隨時代更新的一句俗語:「種田無定例,全靠著節氣。」即使是當代的農民,對於節氣仍然是相當重視。亦是生活起居不可或缺的準則。
古代人們注意到一年四季中,在不同季節所見到中午時太陽的位置,其仰角的高低並不相同,人們在地上豎立一根竹竿,根據全年觀測的結果發現,夏季時其陰影似乎較短,冬季時則較長,顯然隨著季節的變化,竹竿受陽光照射造成的陰影,其長短會跟著變化,因此取中午時分竿影最短的那天為夏至(至就是到頂的意思),又稱日北至或日長至,取竿影最長的那天為冬至,又稱日南至或日短至,在春秋兩季裡發現,各有一天晝夜時間相等,便定這兩天為春分和秋分,有了二分二至以後,雖有利於農業生產的安排,但一年中氣候變化很大,且二分二至之間相隔時間很長,依然無法滿足農民生產上的實際需要,因此陸續又制訂了一些節氣,即是合稱四立的立春、立夏、立秋、立冬,四立與二分二至稱為「分至啟閉」,亦稱為八節,隨著農業的發展,指導農事所需的節氣數目越來越多,到了秦代,呂氏春秋中已經載有立春、雨水、立夏、小暑、立秋、處暑、白露、霜降等節氣名稱,到了兩漢時期,由於農業已有進一步的發展,在淮南王劉安的淮南子書中的天文訓篇裡,二十四節氣已齊備且和現在的名稱完全相同。
二十四節氣時間的推算,古代的方法是將該年冬至到次一年冬至整個回歸年的時間,平分為十二等分,每個分點稱為中氣,再將二個中氣間長度等分,其分點稱為節氣,十二個中氣加十二個節氣,俗名統稱二十四節氣,此種將一年平分二十四等分所得的節氣稱為平節氣,但由於地球繞日公轉軌道是橢圓形,地球在軌道上運行的速率並不是等速,以二十四等分回歸年時間所得平節氣的日期,並不能反映地球在軌道上真正的位置,因此從清初的時憲曆(西元1645年)起,節氣時刻的推算由平節氣改為定節氣,所謂定節氣是由春分開始,將地球公轉太陽的軌道每十五度定一節氣,一周三百六十度共有二十四節氣,以此方法推算出來的節氣日期,更能表示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位置,反映當時的氣候狀況。
二十四節氣在秦漢時代訂定時,是反映黃河流域之氣候變化及氣候與農作物的關係,但歷經各朝各代的經營,現今我國幅員廣闊,南北相距約三千公里,不但各地氣候差異甚大,而且各地農作物種類、生態及進行農事的時間也不相同,所以二十四個節氣字面的含意並不是各地皆適用,不過由於每個地方整年氣候變化幾乎是固定的,各地農民依長期經驗的累積,知道到了甚麼節氣,該地就會出現何種氣候,因此沿用節氣名稱,但不拘限於節氣字面上的意義,歸納出不同節氣到來時氣候將產生的變化,以調整生活起居,且適時進行農事,故二十四節氣至今仍常為一般農民所應用。
二十四節氣有節氣和中氣之分,從立春數起,單數為節氣,雙數為中氣。實際上太陽在黃道上的運動并不平均,兩個中氣間的間隔也不相等。有時一個月含二個中氣,有時一年內不含中氣的月份不只一個,月份與中氣亦不能完全對應,如雨水不在正月而在十二月等等。因此置閏規則改為冬至固定在十一月,如二個冬至之間隔12個月,其中必有一個月不含中氣,即為閏月,如不含中氣的不止一個月,則以前面的作為閏月。
「候」,是氣候的意思,古時定五日為候,每個節氣有三候,二十四節氣共有七十二候。而六個節氣「氣」為一季,四季「時」為一年。
天干地支與六十甲子
我國曆法以月球繞地球一周的時間(29.5306天)為一月,以地球繞太陽一周的時間( 365.2419 天)為一年,為使一年的平均天數與回歸年的天數相符,設置閏月。據記載,西元前六世紀中國開始採用十九年七閏月法協調陰曆和陽曆。
曆法用天干、地支編排年號和日期,天干共十個字,因此又稱為「十干」,其排列順序為: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;地支共十二個字,排列順序為: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。其甲、丙、戊、庚、壬為陽干,乙、丁、己、辛、癸為陰干。子、寅、辰、午、申、戌為陽支,丑、卯、巳、未、酉、亥為陰支。陽干對陽支,陰干對陰支得到六十年一周期的甲子迴圈。
這二十二個符號錯綜有序,充滿圓融性與規律性。它顯示了大自然運行的規律,即時(時間)空(方位)互動,和「陰」與「陽」的作用結果。中國曆法包含了陰陽五行的思想和自然迴圈運化的規律。天干地支是古人們用來記年、月、日和時的一種符號。而天干和地支相搭配,循環相配,就產生了「六十甲子」。
年:每個干支為一年,六十個干後,又從頭算起,周而復始,循環不息。
由甲子開始,滿六十年稱做一甲子或一花甲子。稱為干支紀年法。
月:正月是由寅開始,每個月的地支固定不變,然後依次與天干組合;
由第一年的正月丙寅月、二月是丁卯月、三月是戊辰 。
從甲子到癸亥,共六十甲子,剛好五年。
日:由甲子日開始,按順序先後排列,六十日剛好是一個干支的週期。
時:由甲子時開始,但記時的地支固定不變,每天十二個時辰。
公元年份干支換算法
公元0003年是干支癸亥年,是60甲子的最後一年;
公元0004年是甲子年,是一個新的循環開始。
計算法:
公元年份減三除十(天干),不計整數,取餘數X,依序號等於該天干。
公元年份減三除十二(地支),不計整數,取餘數Y,依序號等於該地支。
例:公元2003年的干支:
2003-3= 2000
2000÷10= 200 餘數 0 (0=10)
2000÷12= 166 餘數 8 (0=12)
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
甲 乙 丙 丁 戊 已 庚 辛 壬 癸
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戍 亥
公元2003年即是癸未年。
廿四節氣歌訣:
春雨驚春清穀天,夏滿芒夏暑相連,
秋處露秋寒霜降,冬雪雪冬小大寒。
每月兩節日期定,至多不差一兩日,
上半年是六廿一,下半年是八廿三。
廿四節氣所介紹地區包括的范圍:
華南:廣東、廣西、福建、海南、台灣。
江南:湖南、江西、浙江、江蘇南部、安徽南部。
江淮:江蘇、安徽二地內長江與淮河之間的地區;
湖南內淮河以南地區、湖北省。
西南:四川、雲南、貴州。
西北:陝西、甘肅、寧下、青海、新疆。
東北:遼寧、吉林、黑龍江。